短文网

短文/随笔/诗歌/散文/心情/作文/唐诗/宋词/故事/成语/日记/语录/哲理

流沙江:汉代大藏书家曹曾的曹氏书仓

汉武帝时开始,官方独尊儒术,通一经即可做官。众多文人身着儒衣,口诵经书,游学庠序,遍布全国。他们不仅皓首穷经,积极入世,而且将忠君仁孝理念与收藏经书都融入灵魂之中。两汉之际的大藏书家曹曾就是这样的人。

据《后汉书》本传记载,曹曾字伯山,济阴(今山东菏泽)人,年轻时师从大儒欧阳歙(xī),主攻今文《尚书》,学成后,他也当了经师,招收门徒三千人,传经授学,可见当时研治经学之盛。曹曾因精通《尚书》,当上了谏议大夫官。他的儿子曹祉,亦因明习经书,官拜河南尹,继承父业,继续传授今文《尚书》。

其实,曹曾最初叫曹平,因为钦慕孔子弟子曾参的孝行人品,所以改名曹曾。据晋人王嘉撰《拾遗记》卷六记载:“曹曾,鲁人也。本名平,慕曾参之行,改名为曾。”他的家庭很富有,“家财巨亿”,他很孝敬母亲,每天都给老母做好饭好菜。如果客邀在外就餐,他也会将美味佳肴带回家,给老母亲享用。他对待门生也很好,贫者给其食,寒者赠其衣,儒家提倡的孝道、仁与义,在他身上得到充分体现。

曹曾很爱读书,有藏书的情结。他边授经学,边大量购书,“天下名书,上古以来,文篆讹落者,(曹)曾皆刊正,垂万余卷”。万卷图书在当时藏书家中是极罕见的,他所藏不仅有名著,而且还很古老。他阅读时,凡遇到文字错谬缺失之处,都亲加勘正补苴。王莽篡汉,天下大乱,兵匪烧房焚屋,曹曾害怕这些珍贵书籍遭遇兵燹,于是“乃积石为仓以藏书,故谓曹氏为‘书仓’”。他用石头建了个粮仓,不藏粮而藏书,人们称他为“书仓”。此后,“曹氏书仓”成了赞扬学者藏书多、读书夥的代名词。

光武帝刘秀灭王莽、平天下,为笼络人心,“未及下车,而先访儒雅,采求阙文,补缀漏逸。先是四方学士多怀协图书,遁逃林薮(sǒu)。自是莫不抱负坟策(即书籍),云会京师”(《后汉书·儒林传序》)。曹曾亦积极响应新政府的号召,将“书仓”所藏,全都捐献给官方,一连装载运走许多车,获得政府旌表。弟子们也非常感激他的仁德,于精庐(即学舍)外为之立祠,称作“曹师祠”。

我们从这个故事中,可获得三个历史信息:一是古代藏书家为保藏传承珍贵书籍,贡献巨大,二是“曹氏书仓”是文献记载的第一个独立藏书处,三是私藏不断补充官藏,正是官私这两大主流藏书系统的互动,才有浩如烟海的古籍流传至今。

随机推荐:
两件套套装女学生 珍珠耳坠长款 伴郎伴手礼 教育心理学 玻化砖切割片 台灯护眼学生 床上用品四件套 床裙款 new balance 凉鞋 diy相册 泰国普吉岛沙滩裙大码 破壁机豆浆机 穿衣镜全身 落地镜 长裙 长裙 引体向上辅助带 斗牛犬狗粮 成犬 小米cc9美图定制版 电子伺服变压器 婴儿鸭嘴杯 时尚裤套装 女 网吧不锈钢烟灰缸 更多精选文章>>>

本站由EMLOG强力驱动

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收集/整理,本站纯公益性用途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